当前位置:
科幻作家走近“人造太阳”
时间:2025-02-23 01:10:37 出处:综合阅读(143)
新华社成都10月22日电(记者韩松
、人造太阳马玉洁 、科幻余里)在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召开的作家走近第三天,出席大会的人造太阳中国科幻作家参观了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他们是科幻应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邀请 ,来参加该院举办的作家走近“在成都遇见未来—世界科幻作家对话中国人造太阳”主题实践活动的。10月20日,人造太阳科幻作家在“中国环流三号”前合影留念 。科幻新华社发(西物院供图)在18日开幕的作家走近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年度“未来之选”揭晓仪式上
,“中国环流三号”新一代人造太阳等入选“年度科幻计划”。人造太阳在一个星舰船舱般的科幻密闭大厅里
,作家们近在咫尺站在核聚变装置前,作家走近发出一阵阵惊叹。人造太阳这个两层楼高的科幻环形装置全身布满了红色、白色和蓝色的作家走近管线,被大大小小的仪器和计算机包围,就像是一台来自未来世界的时空穿梭机器。“真是太神奇了 !以前只是在科幻作品中看到过。”科幻作家吟光说。“中国环流三号”是目前国内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大科学装置。西物院的科学家向科幻作家介绍 ,该装置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破解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 、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标志着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西物院博士科普团团长郑雪说:“这台装置完全国产化
。它的离子温度可达1.5亿度,是太阳内部温度的10倍 。它在2020年建成后
,给世界聚变发展带来信心。”她说,目前核电站等应用的是核裂变能
。核聚变能具有资源丰富、固有安全、环境友好的特点,是一种“终极能源”。太阳发光就是核聚变的效应
。“中国环流三号”是仿照太阳的物理过程
,用磁场的洛伦兹力来约束温度超高的带电粒子 ,让它在人类的牢牢控制下发生反应 ,从而提供能量,造福千家万户。“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地球发动机应用的就是重核聚变原理。而在现实中,科学家做的是难度小一些的轻核聚变。”她说。10月20日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向科幻作家讲解“中国环流三号”。新华社发(西物院供图)郑雪提醒科幻作家注意
,“中国环流三号”温度达到一亿度,这不是指电子的温度,而是离子(即原子核)的温度。科幻作家感叹,不到现场考察,确实很难写出一些细节 。西物院有关负责人徐娟说 ,作为中国聚变大科学装置的原创技术策源地,西物院近60年来不懈推进核聚变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里不仅是科技基地,也是向民众传播前沿科技知识的科普基地。“人类自古崇拜太阳,中国西南有着许多神话幻想
,比如在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就体现了古蜀人民对太阳的原始崇拜,人们相信太阳有巨大神力 。如今我们把神话变成了现实。”她说。她表示,世界科幻大会为科研人员与科幻作家们提供深度交流的机会
,让科技与科幻双向奔赴、充分碰撞,激发创新创造创作活力,让大国重器为科幻作家提供不竭的创作灵感,用科幻作品赋予科技创新无限的想象空间。徐娟向科幻作家赠送了核聚变科普作品《托起明天的太阳》
,希望核聚变知识可以点亮作家们更多的创新思想,为科幻作品提供“最硬核”的科幻素材。科幻作家王晋康说,科幻与科技创新是一种双螺旋关系
,科幻是想象力
,科技是创造力
。聚变能源被誉为人类的理想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幻界非常关注的题材。“这是一场革命和剧变 ,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 ,甚至人类自身的演化历程 。”王晋康说 ,他曾经设想过一个科幻 ,在月球等外星球上,利用核能发电
,搭建从地球到太空的新通途,建设移民基地。“你们尽管想象 ,我们负责实现。用硬核科技,托举想象力
!”徐娟说。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太冤枉了!亚冠超级冲突处罚出炉,浙江队3名球员被禁赛20场9岁女孩放学路上失踪,10年后在邻居家发现,父母哭到崩溃
- 国乒延迟锁定亚锦赛混双冠军
- 清静才是最大的奢华,全新一代揽月以全优下场经由国内初次峰顶翻腾挑战
- 开门红!中国女排3比0战败乌克兰队
- 尘埃落定!浙江队被剥夺亚冠资格悬念揭晓,来看看名记传来的消息“早上洗头”和“晚上洗头”,哪个时间点危害大?医生劝你早了解
- 湖人后场上将:咱们本理当打出更好的防守,但咱们并无做到!
- 民间:麦迪逊落选8月英超最佳球员,3场贡献1球2助
- 演化!新波叔率队迎英超精采开局 热刺是否破奖杯荒?
- 浅滩卧龙终得水!多特蒙德、巴塞罗那绝境翻盘,晋级欧冠淘汰赛被禁五年的国产片,真敢拍!